朋友跟我吐槽,說孩子現在跟她不親了。
原來,自從朋友上班之后,孩子一直是奶奶幫忙帶,考慮到第二天要上班,孩子晚上也跟奶奶一起睡,加上有時候還會加班、出差,所以朋友真正陪孩子的時間也相對較少。
現在孩子除了愿意跟她玩會,其它時間就一直黏著奶奶,特別是到了晚上,非要跟奶奶一起睡,甚至連床都不給朋友躺。
“這是我跟奶奶的床,你不能睡。”
聽到這句話,朋友是又好笑又好氣。
無奈,她只能等孩子睡著了,再把孩子抱回自己屋,可第二天一早孩子醒來,哭著喊著找奶奶。
朋友很是受傷,卻只能自我安慰,孩子還小,不懂事,等長大了自然跟自己就親了。
相信有很多人都與朋友有同樣的想法,但其實,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曾指出,在孩子很初的幾年,誰養的就跟誰親,對誰的心理依賴更大。
出生的前三年特別是剛出生的一年,孩子會對照顧者產生情感依賴,而依賴的主體是主要照看他的那個人。
很多人認為,等孩子長大了,跟自己自然就親密了,但其實,這種想法大錯特錯!
心理學研究表明,孩子到三歲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。
客體穩定的概念,在良好的養育壞境下,孩子一歲半即可形成。而情感穩定的概念,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,要到三歲才能形成。
也就是說,只有在形成這個兩個概念后,孩子才能承受與媽媽的長時間分離,否則孩子會將短暫的分離視為永遠的被拋棄。
而這里的長時間,指的是兩個星期以上的時間。
看到這里,其實就不難理解,為什么我們身邊有太多的朋友,更喜歡呆在學校,或者在外。
跟父母的關系都不太親密,多半都是因為幼年時期缺少父母的陪伴,跟父母沒有建立好情感依賴關系,這對孩子性格的養成有很大的影響。
記得曾在知乎上看過一位網友離路分享的故事。
離路從2歲起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,父母一直在外,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時間回家探望她。
等離路7歲要上小學時父母才把她接到了身邊。
但是正因為從小跟父母的分離,使得離路養成了遇到什么事情不會找別人幫忙,甚至也不會跟父母說,能自己解決都自己解決的習慣。
對于同寢室的同學經常與父母通電話,甚至一通電話能打1個小時之久,她都感覺很奇怪。
因為她和父母的電話除了日常的問候,基本無話可說,更多的時候都是母親說著,自己聽著。
她說,很大的感覺就是,和父母怎么也親密不起來,仿佛就是很熟悉的陌生人。
心理學家說,孩子幼年時期,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子關系的重要時期,錯過了這個關鍵期,很難再讓孩子和父母變得親近。
雖然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,但是我們可以決定自己成為更好的父母。
著名作家龍應臺曾說:父母跟食物一樣,都是有期限的。然而,食物過期可以再買,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。
其實,孩子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是很有限的,仔細算下來,我們真正能陪伴孩子的也只有2、3年。
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關于【孩子的性格跟和誰睡也有很大關系】的詳細內容,多了解一些關于【親子教育】的知識,對以后教育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,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定期關注我們,了解更多相關的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