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ACCA能帶來比別人更高的薪資”,聽過不少考證黨這樣形容過ACCA的價值。可很多人不曾意識到的是,對于毫無經驗,初出校園的應屆生來說,獲得ACCA的準會員確實能在“薪資”上面比別人高出一部分。可現實是,不少薪資相當可觀,有著多年經驗的財務人也紛紛在畢業多年后,重回ACCA的考場,難道也只是為了那薪資上的一點“漲幅”么?
在高頓網校的微博上看過網友“來自深海的魚”分享過這樣一段經歷:他姐姐Susan在國內一所三流大學上的本科,非財會專業,幾經輾轉進了普華永道,擁有幾十萬的年薪。可今年6月她卻開始考ACCA。Susan說,有ACCA或CPA的員工比沒證的月薪大概高一兩千左右。如果僅僅是為了那點薪資漲幅,大可不必花費至少一年多的時間精力,她更看重的是從ACCA中得到的實務提升,對現有知識體系的一個補充和完善。
疑問二:非財會專業的學ACCA就沒有用了?
關于這一點,曾聽過一個再合適不過的解答:“本科計,畢業后做營銷、人事的大有人在。同樣,誰說非財會出身的,就不能踏進財會領域,考ACCA這張財會類證書了?”
財會行業一直以“低門檻、高薪資”著稱,在如今的大環境下,憑著一張會從照樣能找到一份,但憑著一張ACCA,就算曾經的你是會計小白,也能擁有較高的起點。ACCA擁有一個非常全面的教學體系,課程設置由淺入深,逐步遞進,非常合理,而且前后有一定的銜接性。關鍵是和大學里照本宣科式的教學相比,ACCA的實用性更強,很好地填補了財務小白在實操上的缺憾。這一點在題目的設置上就能夠看出,題目都相當務實,像P1中涉及的治理,往往都會影射某真實事件。
疑問三:考ACCA到底有什么用?
很多人學ACCA的初衷是為了在上能有更多的選擇權,往往學得痛苦不堪。可學得越久,就能夠察覺,其實ACCA能帶來的遠不僅于此。用周雨青的話來說:“學ACCA不是有沒有用的問題,而是值不值得的問題。”
“進四大”,是周雨青當時報班高頓的初衷。可也正是在高頓,她重新刷新了對ACCA的認識。Mike Jian老師告訴她:“要做一個合格的ACCA人,考試如果只是為了低分飄過,拿到那張證書,那么考試的意義也隨之失去了。”
學ACCA也許并不能將來的你能進四大、進500強,畢竟考核的標準除了專業水平還有個人能力等等,但她能給你帶來很多其他的東西。對學生黨而言,從大一開始準備ACCA,可以很好地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。全英文考試,在很大程度上鍛煉了英語水平。以及在學習過程結識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。